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清障护航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教育事业发展纪实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

深度关注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2024-08-1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生态文明体制、碳足迹……读懂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这些名词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灵娜 李云舒

  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街口镇,来自安徽省黄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新安江流域跨省界断面采集联测水样,实时监测水质动态。 新华社发(樊成柱 摄)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

  今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哪些成果?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释放哪些重要信号?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李成茂。

  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记者:如何看待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成果?

  常纪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系统谋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我国注重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点面结合、标本兼治,注重改革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改革中,一些生态文明制度得到完善或者升级,一些制度得到协同增效或者集成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向系统集成、全面深化转变,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李成茂:生态文明体制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健全完善政策法规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从实践看,一是生态文明基础体制更加牢固;二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备;三是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更加完善。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李成茂: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强调,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决定》明确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谋划,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常纪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既要全面系统,也要科学精准、重点突出。《决定》坚持走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改革道路,在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及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等三方面的重点改革任务。总的来看,这些稳中求进的任务部署强调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措施的体系性、促进机制的协同性,既体现了改革部署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性,又体现了改革措施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性。

  加快构建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决定》提出,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什么是碳足迹?加快构建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具有怎样的意义?

  李成茂:碳足迹,指特定对象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特定对象可以是个体、组织、国家、产品等。碳足迹可以用来反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参考。产品碳足迹是评估产品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对于企业、政府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一方面有利于摸清生产端“碳家底”,推动供应链全链条碳减排。另一方面,碳足迹以标识形式向消费端展示,在增强产品品牌价值的同时,也能培育低碳消费习惯。此外,建立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国内国际规则相互衔接,有利于协同促进国内碳足迹管理水平提升,积极应对国际涉碳贸易政策新形势。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加快构建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工作。《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近日,我国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旨在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增进碳足迹工作国际交流互信,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这些举措不仅展示了国家层面对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与统一部署,也为实现“双碳”目标、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石,标志着我国在构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主动作为与责任担当。

  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落实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各项任务,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决定》为我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指明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如何更好地落实相关要求?

  常纪文:在思想认识上,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和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活力。在目标指向上,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基于前期已取得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成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发力方向上,明确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在改革举措上,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同样要坚持系统观念,把握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以结果导向牵引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李成茂:必须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落实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各项任务,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在空间规划、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能源体系、交通运输、城乡建设、资源节约、消费模式等方面作出基础性制度安排,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如推进生态环境法典和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工作,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专项法律。

  二是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体系。制定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绿色转型财税政策,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优化绿色转型投资机制,完善绿色转型价格政策,健全绿色转型市场化机制,构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将制定完善全面绿色转型的政策体系列入规划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是优化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发挥科技创新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中的支撑作用,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等。

  四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具体落实。将制度转变为工作方案,融入工作计划,比如将体制改革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以及其它各专项规划,以美丽中国建设成就检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成效。

中国传媒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