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我的“关键词”丨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聚焦国家监委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修正草案)》的说明

杨建:《中国古代法律箴言智慧》的学习思考

发布时间:2020-07-04  来源:中国法制新闻网  字体大小[ ]

法律箴言•民法典•地摊经济

——《中国古代法律箴言智慧》的学习思考

(2020年春节学期主体六班 杨建 )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出自《韩非子•五蠹》,强调法度应随时顺应变化而变化,社会才能治理得好;社会管理与社会实际才相适应,才能取得成效。其下一句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时代发展了而治理方式却一成不变,社会必然危乱;智能高的人多了,而禁令规定却一成不变,国家必被削弱。所以,圣人治理社会、管理民众,法治会随着历史同步发展,禁令和智能水平会同步变更。法治只有变革,只有随时代、社会变化而变化,才能取得长治久安的效果。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开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地摊经济”是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是保民生、稳就业和提升城市消费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举措。但不少人将这一惠民生的举措等同于可以随意占道经营,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认识。在新形势下,“地摊经济”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摆地摊”。无序的“占道经营”会滋生一系列问题: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占道经营阻塞交通、规划杂乱影响市容、安全隐患难以消除等。

  3月14日,成都提出“五允许一坚持”,5月28日,成都再次推出“五允许一坚持”升级版《关于建立八项机制精细化服务“五允许一坚持”的意见》,结合“保民生、稳就业”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动“地摊经济”向常态化、规范化发展。5月底,全市设置3.7万个流动商贩,4万多家出摊占道,解决就业岗位10万余个。

  在新政策的春风下,成都市各区(市)县,主要是中心城区的城管执法工作遵循"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原则,依法创新城市管理理念,多措并举,保民生促发展,促进城市里子和面子同步发展。同时加强监管,依法执法,防止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新事物存在许多质疑,一是它的合法性,二是带来的诸多问题和新的矛盾如何解决。本文就此进行探讨,希望碰出思想火花,在新时代的新要求下,城管执法更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好这件民生实事。

  “五允许一坚持”的合法性?

  在全国的立法层面看,国务院《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第3条,“下列经营活动,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可见在政府指定场所和时间的前提下,是可以设置室外临时摊点的。从成都市地方立法来看,公民临时设置摊点,立法上也没有一刀切式的完全禁止。《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第23条 “除因公共利益等特殊需要并报经所在地区(市)县城市管理部门批准(影响交通安全的,还应当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的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道路、广场、桥梁、下穿通(隧)道、街道游园及其他公共场地从事下列活动:(一)设置市场、摊点……”。笔者认为,严格按照文义解释的方法解读此条,从立法上看,设置市场、摊点并非绝对禁止行为:一是因公共利益的需要。何为公共利益的需要?本次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央在妥善应对疫情后第一时间强力发声要求全国做好“全面复工复产”。现阶段,最大的公共利益莫过于重振经济,保民生、稳就业。在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多渠道灵活就业”的倡导下,临时设置摊点符合国家公共利益的需要。二是经过所在地区(市)县城市管理部门批准,那么,属地城管部门就要切实履行起批准这个职责,无论是采取备案制度还是审批制度,都应该把这个规定落实落地。

  另外,《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也有占用城市道路摆摊设点的相关法律依据。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32条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控制占用城市道路作为集贸市场。”确需占用城市道路作为集贸市场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批准;未经批准,擅自占用城市道路作为集贸市场的,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清退,恢复城市道路功能。

  “五允许一坚持”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如何解决?

  “五允许一坚持”不等于直接放手不管。“一坚持”是指“坚持柔性执法,审慎包容监管”,其中“监管”二字给我们带来巨大挑战和更高要求。它不是说城管执法队伍的职责发生了变化,而是执法方式在“五允许一坚持”提出后发生了转变!从以前简单的为了追求干净整洁城市环境的“驱赶+处罚”,到现在的“柔性执法+疏导”,引导摊点规范有序摆放,消除其影响交通卫生安全的弊端,针对摆摊设点中的违法行为更要精准查处。由此可见我们城管队伍的职责,不是弱化了,而是加强了,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绣花功夫”那样,执法队伍要用更高、更精确的标准来做好我们的日常管理和执法工作。

  首先履行好规划审批职责是执法的前提。从总体布局上看,科学设置、分类准入,要划分可以摆摊的区域和不能摆摊的区域,“一街一策、一点一策”,由属地城管部门在不影响交通和消防安全等前提下,规划出可以摆摊设点的区域,并在现场公示。

  第二是要讲明讲透“五允许一坚持”政策,决不能对摆摊、越门经营行为中伴生的其他门类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坐而不管。属于“三定方案”确定由城管执法部门查处的违法行为,一定要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查处。属于其他部门的,要及时移送相关部门查处。从目前的实践经验来看,我们城管执法队伍应当履职查处的违法行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园林绿化类违法行为。“五允许一坚持”提出后,基层队伍在巡查中发现多种园林绿化违法现象。例如,食品经营者占用城市草坪摆放餐桌餐椅,风筝经营者利用行道树木牵绳挂物(挂风筝),还有在树干上钉钉子挂招牌、拖帕的,等等。这些损害园林绿地、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违反了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成都市园林绿化条例》,均应该严加惩处。

  二是油烟扰民类违法行为。实践中我们常见的临时摊点:烧烤、火爆鱿鱼均是重油烟的经营业态,采取的是烧炭的烤法,其油烟气流味道大、浓度高,主要影响的是临街住户和过往行人。烧烤类流动摊点(含部分越门经营)都没有采用政府规定的电烤方式。对此类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违规排放油烟的行为,应当严格依法查处。

  三是噪声类违法行为。群众投诉、信访、网络理政交办件,主诉问题就是底楼的食品经营者把餐桌摆到人行道上,深更半夜的食客喧哗、喝酒划拳对楼上住户造成较大噪声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对社会生活和商业活动中的高音喇叭扰民、娱乐活动扰民噪声进行了规定,尚未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噪声进行规定。为平衡商家和楼上住户的利益,建议在“五允许一坚持”的细化落地过程中,对经营的时间有所限制。对于其他有法可依的产生噪声的行为,譬如流动商贩高音喇叭扰民等要予以严查。

  四是环境卫生类的违法行为。售卖卤菜、烧烤、炒菜等经营业态,产生大量油性废弃物和纸巾饭盒的白色垃圾,造成属地环卫部门较大环卫作业压力。根据《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第38条“临时饮食摊点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污、污水和垃圾污染环境”,违反的可以按照该条例第65条处以50-200元的罚款。

  五是水体污染类违法行为。部分流动餐饮经营者对餐饮污水、废气物的处理方式就是一倒了之,有的直接向市政雨污水管网倾倒。雨水管网是直接通往河道的,这会造成严重的河道水体污染,即使倒入污水管网,餐厨类污水废物也会造成严重堵塞和卫生问题。根据《成都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禁止将餐厨垃圾随意倾倒、堆放或者直接排放到公共排水设施、河道、公厕、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等”,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应当妥善处置餐厨垃圾(尤其是油脂性废物),摆摊设点中一经发现相关的违法行为,应当依法严查。

  各地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疏堵结合、摊主自治、社会管理、部门协同、城管执法”的马路市场管理新模式,依法依规设置和规范管理马路市场,运用精细化、智能化手段管理马路市场,让“地摊经济”成为稳就业、保民生的新常态。

  保民生稳就业,“地摊经济”决不应该牺牲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城市治理成果以及大多数市民的利益为代价,因此我们要依法护航“五允许一坚持”,严格执法,让这条城市管理探索创新之路走得更长更远。

  “城市文明”和“人间烟火”如何兼得的问题正在成为摆在城市管理面前的新课题,也考验着城管执法的新智慧。

  (作者:成都市委党校学员 杨建 指导老师:白杨)

中国法制新闻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